總舖師  
 

終於,有部臺灣電影,可以讓人放下「支持國片」的心情,只需要輕鬆自在地看著笑著,走出戲院後將它輕輕放在心底,心情如同每週準時進電影院看著期待的好萊塢片般。

去年「逆光飛翔」魅力猶在,今年開春以來,從「阿嬤的夢中情人」看到「變身」、「明天記得愛上我?」我欣喜地看著國片一步步地以創意及更生活化的面貌逐步褪下過往沉重的包袱,看完《總舖師》後我心想,終於有部臺灣電影,可以不再需要卑恭屈膝,或者搖旗吶喊,對所有臺灣人民訴求「我是國片,請多支持」,《總舖師》是娛樂的,親民的,但也擁有一定的商業票房實力。

觀看《總舖師》中,看著大螢幕上林美秀自然率真的表演,我不禁想起本次林美秀在Elle上所接受的訪問提到「其實不需要逗人笑,那不是真的開心,你只要讓人真的感到開心,人家自然會笑了。」不論是林美秀或電影本身,皆是相同道理。若非深愛並對這塊土地文化有著透徹了解,相信絕對無法拍出《總舖師》這般自然動人的電影,不需如同「大尾鱸鰻」的刻意賣弄,《總舖師》讓人自然並開懷的笑著,或許不見得是暢然大笑,但你會笑絕對是因為你看懂了陳玉勳導演在《總舖師》拍出了多少來自這塊土地的文化情感。

做菜的道理很微妙,有時必需忠實還原一道食材原有的美味,有時必需為不同食材搭起一座協調的橋樑,更甚者料理者更需巧思,讓料理的呈現超乎品嚐者的想像。這是做菜的道理,也是《總舖師》這部電影的道理,從本土到網路,從辦桌到料理大賽,陳玉勳導演如做菜般完美將電影中新舊文化世代完美融匯,亦在不同世代文化間搭起溝通橋樑,讓其有足夠空間各自表述,進而共生共存,併發嶄新滋味。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存在著一股無可抹滅的味道,對吧。

我一直在想著,《總舖師》裡的古早味,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味道?我相信對每個人的而言,那股滋味因人而異,它可能是回家後媽媽從冰箱裡隨便加熱的上一餐剩菜,又或許是你學生時期放學必經的一個小攤子,或你人生困境時你最常吃的,陪你渡過的一個味道,然,無論是誰,那股味道皆代表一段無法遺忘的記憶。古早味古早味,堅循古法做出的便是古早味,那我想路上的招牌林立,寫在上頭的都太多了。

古早味也是一股心情,一份記憶,一種精神,一段記憶,一如《總舖師》裡的換骨通心饅、再到菜尾湯,裡頭每道菜色皆承戴著前人當時環境人文因素因應而生,時光荏苒,循著前人的味道,我們是否還能找到當時我們遺落的初心?像鬼頭師的「無怨無悔」、料理醫生葉如海的「蕃茄炒蛋」、詹小婉的「菜尾湯」,都是導演陳玉勳對這土地、對電影、對自己的一股心情、一份記憶、一種精神。

人情味,我想這是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最為熟悉卻流失最快的一股味道,看看吳念真、柯一正導演的義氣相挺,螢幕上閃過無數演藝圈大咖小咖的爭相插花,套句吳念真導演在電影裡的臺詞「總舖師賺啥?賺到大家的感情,也賺到自己的歡喜」。陳玉勳導演睽違許久後的力作《總舖師》,靠著不遜於好萊塢的專業團隊及素養功力拍出了古早心和人情味,也拍出了擺脫國片沉重框架的「臺灣電影」,古早情,新滋味,陳玉勳導演這位《總舖師》,功力已臻化境。

 

總舖師

總舖師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喬小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