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但又很可惜。
所幸自己從來充其量只能算是個電影部落客,並非影評人。書寫電影相關一切,我向來都可以很自私,否則我真的一時之間不知從哪個角度切入《重返20歲》。怎麼說?我想還是血統不同,思維自然有所不同。
先舉另一個例子,2014年在台上映,導演黃真真,白百合、張孝全領銜主演【被偷走的那五年】,當時電影宣傳成功引起各方好奇心,電影上映後在網路上引來一陣熱烈討論,但大扺上【被偷走的那五年】後來下場令人不勝唏噓。但,請問大家覺得【被偷走的那五年】,是部台片嗎?我幾乎可以篤定地告訴你,即便電影裡有著被林清霞讚賞有加的張孝全,當時還沒有懷孕的范瑋琪等人參與演出,並且大量場景都在台灣拍攝,十個臺灣觀眾十個都會告訴你,【被偷走的那五年】並不是部台片。
那麼,《重返20歲》呢?兩相比照之下,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妙哉,「盛夏光年」導演陳正道近年來在對岸看來應擁有不錯發展,《重返20歲》拍攝規格幾乎比照其前作「101次求婚」運作模式,從「101次求婚」裡的林志玲,並找來演員武田鐵矢向原作致敬;《重返20歲》中有著痴情大仁哥陳柏霖、好久不見演技依舊紮實的歸亞蕾,大量場景在對岸取景,依金馬獎的規格論,《重返20歲》是部國片,但是不是部台片呢?老實說我並不這麼認為,但無可否認的,從電影的細微脈中,我又能清楚感受到陳正道骨子裡不變的臺灣味。
既然矛盾,我想不妨就這麼下個結論: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重返20歲》應是部相對安全的作品,至少不論在臺灣當地或是在對岸,都足以在票房上賺回足夠利潤。一劇兩拍的商業模式我想在對岸已不足撐起,在有強大資金後援狀況下,為求進步模仿山寨不足為奇,甚至不需苛責,亞洲各國電影發展過程中,公認發展極好,甚至除了自給自足水準更能放準國際的韓國電影不也走過了這個時期?
不過在這些為求理清邏輯的說明之後,我想說明的是,一樣的東西由不同的人來拍攝,最後仍會不同,一杯拿鐵大家都賣,但就是有人好有人壞。
《重返20歲》是部優與劣都在安全帶中遊移的安全作品,基調在可愛中帶些奇幻,故事架構簡單,寓意明確,因故演員必然肩負重責大任,提到這便不禁想再次給新生代女演員楊子姍熱烈掌聲,入裡三分的演技表現完全不遜於陳柏霖歸亞蕾等人,更甚者其實導演陳正道類MV的運鏡感之下,楊子姍的的確確地撐起並飽滿了整個鏡頭,若論《重返20歲》是成功的,楊子姍絕對功不可沒。前韓團EXO偶像鹿晗,表現同時不俗,但我認為在片中,其附加價值遠遠高於他在電影中的表現。
我相信《重返20歲》一定是部能更成功的電影,電影本質可愛,整體無重大瑕庇,眾家演員互有輝映,但我想,若想達到韓國成功感人的商業模式,不論臺灣導演或大陸導演,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在人家的純正血統中,有著一些不是靠著模仿山寨便能觸及的根本精神。(文/喬小夫)
留言列表